新闻导航
- 绘图桌产品信息
- 钳工桌(钳工工作台)相关知识
- 物理实验室知识
-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相关介绍
- 相关技术知识探讨
- 相关技术知识探讨
- 工程制图桌相关知识
- 组织培养架相关
- 绘图桌,制图桌知识
- 产品配置
- 新闻资讯
- 化学实验室设备,中央实验台
- 财会知识介绍
产品导航
新闻详情
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
来源:欧格 作者:欧格 发布:2013-10-9 修改:2013-10-9
隶属:化学实验室设备,中央实验台 点击:2518
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
在化学探究室进行定量分析中,人们不仅要求测出这些组分含量的数据,而且要求能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。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可信赖程度,就必须学会检查与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,并进一步研究消除误差的办法。
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
1准确度
准确度是指测得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。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误差來表示,误差越小,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。误差一般有两种表示方式。
(1)绝对误差等于测得的结果与真实值之差。它的大小取决于所使用的器皿、仪器的精度及人的观察能力。但绝对误差不能反映误差在整个测量结果中所占的比例。
(2)相对误差:(实测值-真实值)/真实值 *100%
相对误差可以反映误差对整个测量结果的影响。在测量过程中有时虽然绝对误差相同, 但由于称量体的质量不同,误差对整个测量结果的影响也不同。例如,用分析天平称重两个真实质量分别为0 .1345g和1.3451g的样品。若称得分别为0.1344 g和1.3450 g,则它们的绝对误差均为一0.0001g。用相对误差表示,则分別为-0 .07%和-0 .007%
显然,后者的相对误差较小。在分析化学中,对于不同质的被称物体,均有相应的允许相对误差,这样便于合理地比较各种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。
上一个新闻:精密度
下一个新闻:化学实验室的意外事故处理